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,40例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

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,40例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

admin 2025-01-15 招商加盟 844 次浏览 0个评论

失眠症,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,严重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,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数据,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遭受不同程度的失眠困扰,其中以慢性失眠最为棘手,传统治疗方法多依赖于药物治疗,但长期使用往往伴随副作用及药物依赖性问题,寻找安全、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成为研究热点之一,近年来,星状神经节阻滞(Stellate Ganglion Block, SGB)作为一种创新的物理治疗方法,在改善失眠症状方面展现出良好前景,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分析40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案例,探讨其疗效、安全性及可能的机制。

星状神经节阻滞概述

星状神经节位于颈胸交界处,由颈上神经节与第一胸神经节融合而成,负责调节头颈部及上肢的交感神经活动,星状神经节阻滞通过向该区域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和/或激素类药物,暂时性地阻断其神经传导功能,从而影响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,达到缓解由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多种症状的目的,在失眠症的治疗中,SGB被认为能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平衡,减少因过度紧张或焦虑引起的睡眠障碍。

研究方法

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至2022年间在我院接受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4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,所有患者均符合《国际疾病分类》中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,且排除患有严重心肺疾病、神经系统疾病及对治疗药物过敏者,治疗前均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、体格检查及睡眠质量评估。

治疗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,确保穿刺准确、安全,治疗周期为每周一次,共进行4次治疗,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进行定期随访,记录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、不良反应及任何并发症。

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,40例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

疗效评估

1、睡眠质量改善: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(PSQI)作为主要评估工具,治疗前后的PSQI得分变化作为衡量疗效的主要指标,结果显示,治疗后患者的PSQI平均得分从治疗前的(8.6±2.1)分显著降低至(3.9±1.5)分(P<0.01),表明大多数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。

2、症状缓解:除睡眠质量外,还对患者的焦虑、抑郁情绪进行评估,采用焦虑自评量表(SAS)和抑郁自评量表(SDS),结果显示治疗后SAS和SDS得分均有显著下降(P<0.05),说明SGB不仅改善了睡眠,还对情绪调节有积极作用。

3、安全性与耐受性:在40例患者中,仅2例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,包括治疗侧上肢感觉异常和短暂性头痛,均未影响继续治疗且自行缓解,无严重并发症或过敏反应发生,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。

机制探讨

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的机制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:

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,40例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

1、调节交感神经系统:通过阻断星状神经节的传导,减少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肾上腺素释放,从而降低机体应激反应,有助于改善睡眠环境。

2、影响下丘脑-垂体-肾上腺轴(HPA轴):SGB可能通过调节HPA轴的活动,减少皮质醇等应激激素的分泌,有助于情绪稳定和睡眠恢复。

3、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释放:研究表明,SGB可促进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如β-内啡肽的释放,这些物质具有镇静和抗焦虑作用,对改善睡眠有积极作用。

本研究表明,星状神经节阻滞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,对于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具有显著效果,且安全性高、耐受性好,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调节交感神经系统、影响HPA轴及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释放有关,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且样本量有限,未来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、多中心、随机对照试验以验证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,并深入探讨其具体作用机制,结合心理干预、认知行为疗法等综合治疗策略可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,为失眠症患者提供更加全面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
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,40例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

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,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与深入研究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巢湖市爱美保洁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,40例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844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